夏字的偏旁是夂,字意从後至也。
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属皆从夂。“夂”基本释义:
1、[zhǐ]从后至。
2、[zhōng]古同“终”。“夏”字相关笔画:10笔顺名称: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基本释义:
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 指中国:华夏。
3. 朝代名。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阳翟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
2、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为吐谷浑所灭。
3、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夏字的偏旁部首是:夂。
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