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社会信用运作的主体来划分,一般地可以把信用形式简单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
政府信用三种形式。但因企业信用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又可在企业信用中包含银行信用。
1. 个人信用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自己当前所不具备的预期资本或消费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它使得个人不再是仅仅依靠个人资本积累才能进行生产投资或消费支出,而是可以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预期资金或消费支付能力。个人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利率较高,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个人信用的活跃程度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金融服务发达状况成正比。
2. 企业信用(也称商业信用)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企业信用也可称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时,以契约(合同)作为预期的货币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故其物质内容可以是商品的赊销,而其核心却是资本运作,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企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企业信用的信用工具形式主要是商业票据。
信用模式是信用关系的类型。按行为主体划分,信用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形式; 按行为的时间跨度划分,信用有短期信用、中期信用和长期信用三种形式; 按行为目的或功能划分,信用有生产信用、流通信用、消费信用等形式;还有其他的划分标准和相应的信用形式。
现代信用主要有如下形式;
①商业信用,即工商企业相互之间借助商业票据进行的借贷行为。
②银行信用,即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金的借贷,主体部分是各种存贷款,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③国家信用,即国家 (政府) 与民间(企业和个人) 之间借助国家债券 (国库券和公债) 等工具进行的借贷行为。
④消费信用,即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如分期付款赊销、住房贷款、信用卡购物等。
⑤股份信用,即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以筹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