歖 拼音: xǐ 注音: ㄒㄧˇ 偏旁部首:欠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数:1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竖折横撇折撇捺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欠字部】歖;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72第14
喜欠是:歖,xi,三声,音同洗。
歖,汉语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xǐ 。
基本含义为:古同“喜”,高兴,快乐。
笔画顺序: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竖、横折、横、撇、横撇、撇、捺。
古籍释义:《玉篇》古文喜字。注详口部九画。
又《广韵》许其切《集韵》虚其切,音僖。卒喜也。
又《集韵》隐几切,伊上声。歖㰳,驴鸣。○按歖与㰻音义同。互见㰻字注。
喜字加欠字组合成歖字,读音是xi(三声)。
这是一个偏旁部首组字的问题。喜字加上欠字组成歖,古代同喜,是喜字在古代的另一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