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人旁一个童是僮tong。
形声。从人,童声。本义指未成年的人。《说文》:僮,未冠也。《国语.鲁语》: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有奴婢之意。《汉书.贾谊传》:今民卖僵者。如僮使等。也作无知。《国语.晋语》:僮昏不使谋。还有低贱之意。如僮夫等。又读zhuang。中国少叔民族壮族的“壮”的原字。
1965年改成“壮”。
僮是多音字:
1、tong,二声,封建时代受役使的未成年人;
2、zhuang,四声,我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字旧作‘僮’。
僮tong(第二声)
僮zhuang(第四声)
僮
tóng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书僮.僮仆.
古同“童”.
僮
zhuàng
〔僮族〕中国少数民族,今改作“壮族”.
笔画数:14;
部首:亻;
僮的读音和儿童的童一样。是一个形声字,从人,同声,本意是未成年的人,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如书童。还有一个读音,同“壮”,是壮族的壮原作“僮”。
1. 僮是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
2.原僮族中国少数民族如今改作为壮族。《一宋史》中还有称蛮而不称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