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关于割让辽东半岛的规定,使俄日争夺远东霸权的矛盾斗争激化。
俄国旋与德法两国采取共同行动,阻止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向日本发出照会,限期答复。此时,日本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为确保其他利益,被迫声明放弃辽东半岛。
11月8日,日本驻华公使林董与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在北京签订条约,共6条。主要内容:一,中国让与日本管理之奉天省南边地方,即从鸭绿江抵平安河口,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以南各城市邑,以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归还中国;二,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交与日本国政府,作为“赎辽费”;三,中国补偿款后3个月内日军撤出辽东半岛。从此,俄国扩展了对清政府的影响。
1895年的《马关条约》,日本逼迫中国签订。但是由于损害了俄罗斯等另外2国的利益,三国干涉。使得日本被迫还辽给中国。
马关条约!
根据马关条约规定: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割让辽东半岛是《马关条约》中的一个内容。因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历了近百年的现代化改革,与中国的实力差距逐渐扩大,且在甲午战争中获胜,使得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方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1885年,日本提出了对中国的影响范围划定和朝鲜独立的要求,但被拒绝,接着日本便对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了武力侵略。
1895年,中日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明确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除了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该条约还规定了中国赔款、对日本开放人员行动自由、商务开放和领事裁判权等内容,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一次条约。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国力和地位相对落后。
马关条约。
1895年清朝在与日本的战争失败之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还向日本赔偿2亿多白银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