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吕布):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前汉书》中明确记载五原郡为秦九原郡,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九原(今包头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以东,阴山以南。当时五原郡为16个县,其中又包括九原县和五原县。常山(赵云):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後为真定,即今石家庄正定新区。 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但是范围不明,境内很可能包括在今天山西省浑源县的“北岳”恒山(又称常山)。幽州(刘备):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汉高 西晋-幽州、平州(公元281)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 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 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与此不同。汝南(袁绍):河南省汝南县。详见百度词条汝南郡。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
九原——包头 常山——石家庄 幽州------保定 汝南——驻马店 兰陵——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