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制报志愿和以前区别

2024-05-05 08:29:21
赋分制报志愿和以前区别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赋分制报志愿与以往有以下区别:

1. 目的不同:赋分制报志愿的目的是为了公平、公正地分配高中毕业生升学的机会,以前的志愿报考则主要是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校和专业。

2. 报考方式不同:赋分制报志愿采用的是计算机派位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加分项目选择学校和专业,系统根据学生的分数和学校录取线自动匹配;而以前的志愿报考一般是学生自己填写志愿,学校根据录取规则进行选拔。

3. 录取方式不同:赋分制报志愿一般是根据学校录取线和学生的分数进行匹配,超过录取线的学生可直接被录取,录取线内的学生根据分数排名决定录取名次;而以前的志愿报考多是通过考试成绩和面试等方式进行选拔。

4. 机会均等性更强:赋分制报志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中毕业生升学机会的均等分配,避免一些学生因为地域、背景等因素而得不到公平的机会,以前的志愿报考较大程度上依赖学习成绩和面试表现,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5. 效率更高:赋分制报志愿采用计算机自动匹配的方式,省去了学校人工录取的程序,大大提高了录取的效率,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2024-05-05 08:29:21
赞 3230踩 0

全部回答(2)

赋分制报志愿与以前的区别在于,赋分制是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成绩给予相应的分数,而以前是根据考生的分数排名来确定录取顺序。

赋分制更加注重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特长,不再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更加公平公正。同时,赋分制也提供了更多的志愿选择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024-05-05 08:29:21
赞 922踩 0

赋分制报志愿和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1. 分数计算方式不同:赋分制报志愿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和排名来进行赋分计算,根据不同学校要求的科目和分数线,给予不同的赋分,最终计算出赋分总分。而以前的报志愿是根据考生的总分进行排序,按照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录取。

2. 录取方式不同:赋分制报志愿是按照赋分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先录取总分高的考生,再逐渐降低。而以前的报志愿是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

3. 高考考生权益保护机制不同:赋分制报志愿中,对于报考高校的志愿填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置了举报电话和纠错通道,增加了高考考生的权益保护机制。而以前的报志愿中,没有类似的权益保护机制。

4. 志愿填报方式不同:赋分制报志愿采用网上自主填报方式,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选择志愿进行填报。而以前的报志愿是通过填写志愿表格或者线下报名的方式进行填报。总的来说,赋分制报志愿相较以前的报志愿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能够更加科学地匹配考生与高校的志愿,提高了录取的公平性和满足了考生多样化的需求。

2024-05-05 08:29:21
赞 2536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