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刀币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
始封君为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谢邀,齐国货币叫“货币”,古时候布钱的意思,但是因为齐国货币形状和兵器大刀很相似,所以,人们又称齐国货币为“齐刀”,齐国货币制作非常精美,是古代钱币精品。
刀币,从春秋时期即流行于齐国,种类很多,厚大精美。从面文、形质看,越早形体越大,制作越精。而至后期,铜质渐粗糙,形体变小。
大约到战国中期威、宣之时(公元前378-前324年),齐国国势达到鼎盛时期,齐国境内的刀币皆统一于“齐法化”的形式。
1. 齐国货币叫"布币"。
2. 这是因为在古代齐国,人们使用的货币形式是以布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币种,因此被称为"布币"。
3. 古代各个国家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国家的货币名称和材料可能会有所不同。了解各个国家的货币名称和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齐刀币。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叫齐刀币。当时每个国家都是有相应的货币,通过货币和他国进行货物交往。促进了各国商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