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化学家

2024-05-05 09:32:10
东南亚的化学家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Malik Peiris(裴伟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1997年,裴教授以研究H5N1病毒而广为人知:发现了这种病毒是如何通过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即所谓的细胞因子风暴)来攻击人体器官的;提出对活禽市场进行干预,如每月关闭市场一两天或隔夜清除家禽,此举大大减少了病毒在市场上的传播,降低了人们的感染风险。

2003年,裴伟士的科学声望在SARS危机中再次崛起。他率领的小组第一个发现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并制定了遏制病毒的策略。最近,裴教授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上,这是另一种具有大流行趋势的冠状病毒疾病。其传播方式让裴教授想起了当年SARS的传播情形。他认为这种病毒将对全球产生影响。尽管科研范围已遍及全球,但裴教授认为,香港所处位置对于捕捉新出现的威胁仍至关重要。这个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疾病的十字路口。“对于我从事的职业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地方。“他说道。

2024-05-05 09:32:10
赞 950踩 0

全部回答(2)

有Loh Kian Ping。

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化学家,寻找开发更好的石墨烯生长方法。

石墨烯具有单层碳原子,以其薄而导电的功能受到微电子工业的欢迎。但是在表面生长石墨烯是很困难的。如果条件不对,碳薄层会剥落并在溶液中漂浮。或者生长太多的碳层而产生石墨。

Loh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方法,在涂有铜的硅晶片上生长石墨烯,然后蚀刻掉铜。为了防止石墨烯被冲走,Loh还制作了经过特殊预处理的硅晶片,这些晶片通过毛细管桥(capillary bridges)附着到新生长的石墨烯上。“这是一种将石墨烯附着在硅片上的仿生方法。” Loh解释说。

2024-05-05 09:32:10
赞 17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