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五级围岩安全步距不是固定值,而是根据围岩性质、地应力、巷道尺寸等进行计算和确定的。
步距是指巷道顶板下各个采空区的距离,而围岩的性质、地应力强度、围岩对巷道的控制状况、巷道尺寸等因素都将影响到步距的确定。因此,不同巷道、不同围岩情况下,其安全步距都是需要进行计算和确定的。另外,隧道的安全是巷道设计和围岩支护的通盘考虑结果,而步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巷道的设计和监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地质勘探和分析、地应力测试和计算、围岩控制分析、支护方案设计与调整等多项工作,以保障隧道的安全、稳定、可靠,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过。
隧道五级围岩安全步距一般为1.5米以上。这是根据国家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GB 50586-2010)规定的。五级围岩是指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围岩,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在隧道内行走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和撞击。
隧道安全步距是指隧道仰拱到掌子面的距离,或隧道二次衬砌到掌子面的距离。ⅣⅤⅥ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不大于35m,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超过9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Ⅰ、Ⅱ级围岩不超过200m,Ⅲ级围岩不超过120m,Ⅳ级围岩不超过90m,Ⅴ、Ⅵ级围岩不超过70米。
隧道五级围岩安全步距一般为1.5米至2.5米。具体的步距要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围岩的稳定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因素。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需要根据该隧道的围岩情况和地质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步距标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的质量。
隧道五级围岩安全步距是1.2米。因为隧道五级围岩是指具有较高的岩体稳定性和较低的岩质压缩性的岩体,其步距应该与其稳定性相适应,为了保证行人在隧道内走路时的安全,应该保持一定的步距。而根据国内关于路隧的标准,隧道内步距应该不小于1.2米。隧道的安全步距是保证行人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是一座隧道设计和施工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五级围岩外,其他级别的围岩安全步距也应该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另外,在隧道内行走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持一定的步距,避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