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俗称:米寿。
寿称是指古代年岁称呼,有襁褓、孩提、金钗之年、豆蔻之年、花信年华、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期颐之年等,有男女和年龄之分。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88岁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77岁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88岁古代称为开九秩,也称之为初度寿。因为88岁是处在八十与九十岁之间,仅差两岁疣称为九十大寿,又叫殿下寿。但88岁又不同于八十大寿,八十岁称为八秩,又称之为耋寿。所以古人就将88岁称为开九秩,初度寿了。古人对于高龄老人的整头数岁数都冠以应有的称谓和寿名,而对带有零头不足整头数的岁数,劫没有逐一冠以称谓及寿名,这也在情理之中,不可求全责备。
88岁俗称米寿。是我国传统的寿称之一,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此外在我国传统的寿称中,常见的还有“而立”“花甲”“不惑”“古稀”“耄耋”“期颐”“喜寿”“白寿”“茶寿”“卒寿”“还历寿”等。
同样的还有喜寿、伞寿、米寿、白寿和茶寿所代表的岁数分别为:77岁、80岁、88岁、99岁和10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