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意思是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说文》:萧,艾蒿也。《左传》:楚子伐萧。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例句。今年他的生意特别萧条。肃意思是恭敬。出处《汉书.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谓不肃。《韩非子.难三》: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晏室独处,曾史之所慢也。例句。追掉会上人虽然多,但很肃静。
一个有艹字头一个没有艹字头,一个是萧“xiao”一个是肃“su”
萧 [xiāo]
(1)封国名或城市:萧国、萧城、萧县;
(2)人名:萧叔大心、萧姓、萧何、萧统;
(3)艾草的别称。
肃(拼音:s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引申指庄重、威严,又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