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小动物们,虫卵孵化,万物复苏。在白居易笔下,惊蛰仿佛一道冬和春的分割线,“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白居易《闻雷》)陶渊明也写过惊蛰。《拟古·惊蛰》【东晋】陶渊明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在这首诗里,五柳先生科普了惊蛰时的天气变化,也记录了古人春耕农忙的场景,仲春时节,下着微微细雨,东边的雷声轰轰地响,小动物们醒了过来,花花草草已经奋力地开,这是春的场景。去年的燕子双双回了巢,屋檐下还有它们旧时生活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