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和(326年2月~334年),是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司马衍(321年12月-342年7月26日),字世根,东晋第三位皇帝。
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为明穆皇后庾文君。太宁三年(325年)司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咸和四年(329年)陶侃、温峤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咸康二年(336年),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咸康七年(341年),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司马衍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六月初七,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鸡笼山)。
中国历史上咸和年号,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使用。另一次是渤海国大彝震使用。
1、咸和(326年2月~334年),是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
2、咸和(831年-857年)是渤海国大彝震的年号,共计27年。大彝震之后,尚有多位继承者不详世次,年号均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