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讳之一:过分向导师了解某些信息导师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 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 尤其不要表现的急功近利。
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
2)忌讳之二: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虽然考生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 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频率。 如果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 可能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 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忌讳之三:询问毕业后就业问题就业是学生的大事, 但不是导师的头等大事。 作为导师, 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 不要因为一个不是现在的问题, 让导师对你失去兴趣。
4)忌讳之四:探听导师隐私并让导师知晓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让人知道你在探听他的隐私,那么他会怀疑你的品德,因而会留下极其负面的影响。
5)忌讳之五: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2018考研初试已经开始,跨考网将会为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带来各科考研真题,并会聘请跨考教研室老师在每场公共课考试过后及时为大家带来考题解析,请大家及时关注跨考考研出品的2018年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专题,所有新鲜信息全部汇聚于此!传送门: 2018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真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