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口同声
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
《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2.众口铄金
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琅琅上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哑口无言、虎口拔牙、血口喷人、信口雌黄、 空口无凭、张口结舌、口口声声、病从口入、出口成章、众口难调、守口如瓶、
口呆目钝 口不二价 口含天宪 口直心快 口快心直 口是心苗 口似悬河 口碑载道 口服心服 口无择言 口谐辞给 口诵心维 口呆目瞪 口诛笔伐 口壅若川 口耳相承 口出大言
口诛笔伐
拼音
kǒu zhū bǐ fá
释义
对坏人坏事从口头和书面上进行揭发、批判。
出处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