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字的偏旁部首是“心”字,去掉后,剩“征”字。“征”,初见于甲骨文时代,为会意字,从(彳),从正(像脚对着城市),正,兼表音,表示向某地进发。楷书体的“征”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其中逐渐见于金文、秦系简帛、说文时代。
“征(徵)”加新偏旁部首能组成的字不多:癥、瀓、徰、蓰。
惩的部首是心,换掉部首只能变成“徰”zhēng,古同“征”。
惩(cheng)上下结构,是由偏旁征和部首心字底组成,换掉偏旁征,部首心还可以组成的汉字如下:加偏旁你组成:您(nin)加偏旁咸组成:感(gan)感动,加偏旁如组成:恕(shu)饶恕,加偏旁如组成:怒(nu)怒气,加偏旁刍组成:急(ji)心急,加偏旁田组成:思(si)思想
徰[zhēng]
汉语文字
徰,异体字:征,拼音zhēng,注音ㄓㄥ,部首彳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3画,五笔TGHH,仓颉HOMMM,郑码OIAI,四角21211,结构左右,统一码5FB0,笔顺ノノ丨一丨一丨一一丨一丨一。
中文名
徰
拼音
zhēng
部首
彳
五笔
tghh
仓颉
ho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