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乐器,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七弦竹是中国音乐丰富多彩的代表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被广泛使用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领域。目前,七弦竹已成为了中国管弦乐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七弦竹的制作主要是以南方某些特定的竹子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程序以及精心的琴面制作而成。总的来说,中国南方是七弦竹的主要产地。
七弦竹是台湾特有的竹子品种,生长在台南开元寺左侧园中,现存仅有一丛。它的形状与普通竹子相似,但茎部很白,皮间凸起5~7条青纹,看上去很像琴弦,因此得名。此外,台湾同胞在竹子处于幼小阶段时,还会用模板把竹笋四面夹紧,使其循着四方形生长,慢慢形成方形竹子,这也是台湾的一种特殊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