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云外
jiǔ xiāo yún wài
也作:九层云外
褒贬色彩:中性
结构:偏正
释义:
九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指天的极高处。九重天之外。
比喻:
比喻极其高远之处。
今义:
现多比喻无影无踪。
例句:
今天既然出来郊游,且把工作抛入九霄云外,尽情玩乐吧!
小华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没做完功课就跑到同学家去玩,回家恐怕又得挨骂了。
出处: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唐 · 刘禹锡 ·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引证:
万顷波心歌杜若,九霄云外见冥鸿。
宋 · 薛嵎 · 《刘荆山渔屋》
恰便似九霄云外,滴溜溜飞下一纸赦书来。
元 · 马致远 · 《黄粱梦》二折
任原此时,有心恨不得把燕青丢去九霄云外,跌死了他。
明 · 施耐庵 · 《水浒传》七十四回
什么哀愁,什么夜色,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鲁迅 · 《三闲集·怎么写》
反义词:咫尺之间、近在咫尺、近在眼前
九九归一,十有八九,
十有九悲,九宵云外,
一言九鼎,九天揽月,
三九胃泰,三九严寒,
九死一生,九死不悔,
九九重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