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详细解释: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汉语成语。
读音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性质
含贬义
词语色彩
含警示意
解释
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差:差错。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扩展资料: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
虽然现存的《易经》版本里均没有这句话,但是《礼记》和《史记》都引自《易经》,足以证明就是出自《易经》。
示例
1、闻一多《屈原问题》: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2、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