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斩月”不是成语,应为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
【拼音】: pī xīng dài yuè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造句】:
这水远不只是一种饮料,它是披星戴月走了许多路才找到的,是在辘轳的歌声中,经过我双臂的努力得来的。
该节目以多姿多采的杂技、空中飞跃、舞蹈、形体、默剧等,配合富有民族特色的现场音乐,将游牧民族披星戴月的流浪生涯,化成一幕幕充满异国情调、如诗似画的魔幻奇观,带领观众走进一个迷人的梦想国度!
为了在天亮前赶回家,他披星戴月地连夜赶路。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他必须披星戴月地工作。
父亲为了家计,披星戴月,终日奔波,十分辛苦。
我是货车司机,过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终于把救济品送到了灾区。
爸爸为了家人,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著,好让我们衣食无缺。
那支商队披星戴月赶路,以便按时到达目的地。
那几年大关人造田简直造疯了,就违反上背着襁褓的母亲也闲不住,也披星戴月地干。
我是货车司机,过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披星戴月,一路用信息告诉家人‘我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