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应该是置若罔闻
置若罔闻
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解释: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语法:
置若罔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人们常用装聋作哑形容对别人的话当作没听见。
置若罔闻、装聋作哑、充耳不闻、闭目塞听、蔽聪塞明。
充耳不闻,闭幕塞耳,装聋作哑等等。充耳不闻,汉语成语,拼音是 chōng ěr bù wén,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出自 《诗经·邶风·旄丘》。装聋作哑,汉语成语,拼音是zhuāng lóng zuò yǎ ,意思是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出自《青衫泪》
这个成语是充耳不闻。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成语出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例句:
1. 对上述呼吁,雅典方面充耳不闻。
2.但是在美国国内大家都仿佛充耳不闻。
3.他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