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guǎnzhōngkuībào
[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语出]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庚申令:“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正音] 豹;不能读作“bāo”;
[辨形] 豹;不能写作“貂”;
[近义] 窥豹一斑 管窥所及 以管窥天
[反义]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用法] 有时跟“可见一斑”或“略见一斑”连用。一般作谓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这个可以叫做一孔之见。
是把人看扁了 。隔着门缝看人,比喻小看或片面地看待别人。
表意上是形容一个人通过一条又细又窄的门缝来观察别人,这样被观察的人看起来好像就是变“扁”了。形容一个人心胸狭隘,对人有偏见。
出处:肖英俊《山村风 雨》九:“老柱头,你别往门缝里瞧人,把人 看扁了。就你呀,我还真不服劲呢!不信 咱俩就来比试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