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月”“云”两个字的成语有:
1.云阶月地[yúnjiēyuèdì]: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出处】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2.云容月貌[yúnróngyuèmào]: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出处】明·梁辰鱼《香遍满·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寻常淡妆难画描。出落风神年尚小,一团都是俏。”
3.云窗月帐[yúnchuāngyuèzhàng]: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出处】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4.步月登云[bùyuèdēngyún]: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5.烘云托月[hōngyúntuōyuè]: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月” 读音:[yuè] 释义:
1.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2.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云” 读音:[yún] 释义: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带"云"和"月"两个字的成语,例如:
云堦月地 [ yún jiē yuè dì ]指天上。亦指仙境。
月地云阶 [ yuè dì yún jiē ]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月露风云 [ yuè lù fēng yún ]比喻无用的文字。
云窗月帐 [ yún chuāng yuè zhàng ]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裁月镂云 [ cái yuè lòu yún ]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