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
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先礼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是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的意思: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然后上奏朝廷。今多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
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出处: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例句政府应该杜绝不请示而先斩后奏的不良现象。
近义词:先斩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