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2、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3、坚执不从 [jiān zhí bù cóng]
释义: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4、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释义: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这样的人可以用"固执己见"来形容,意味着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他们可能缺乏开放的思维,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观点或意见。这种行为常常表现为独断独行,不愿与他人合作或妥协。
这种人可能会忽视他人的贡献,自我中心,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或不完善。
质
刚愎自用。
详细解释:
发音:gāng bì zì yòng
释义: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例句:
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败。
一意孤行。
详细解释:
发音yī yì gū xíng
释义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例句
你这样一意孤行地错下去简直就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