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水有多深

2025-01-08 03:02:55
房地产水有多深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房地产水到底有多深?这不仅仅是房地产商本身的问题,包含了诸多方面因素。

我们知道房地产成本主要有几大块,首先就是拿地成本,这些年随着住房产业化的进程,各种地王层出不穷,低价越来越高,一个标的动辄数十亿,使得地价成本居高不下,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GDP提高固然可以做出巨幅贡献。但与此同时,如此高的拿地价格无疑直接增大了房屋的建设成本,大幅的推高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是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工薪阶层老百姓难以企及。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的建筑成本,这包括建材成本,建筑机械成本,建筑工人工资成本,以及综合管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水电费成本等,而这些成本也是逐年增加的,这也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建设成本,进而使房价越来越高。

资金成本也是房地产成本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们知道房地产是个资金占用极大的行业,从购买地块,到项目立项审批,到层层分包,到建筑材料采购供应,到聘用建筑单位,到开工建设直至封顶完工,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贷款,而贷款本息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房地产开发商的还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过去还可以靠房屋预售,卖楼花提前回收资金,现在随着国家对房地产销售政策越来越严格,已经行不通了。

最后就是房地产销售成本,这也是房地产项目盈利与否的关键环节,也是最终环节,说是最后环节,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一个房地产项目从立项开始,首先就会做广告铺垫,尽可能让目标消费人群早了解多了解该项目的优势和吸引人的地方。这就需要做前期的广告投放,我们知道广告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各种主流媒体的广告费用可谓天价。之后就是项目即将完工前的预销售和正式开盘时的正式销售了!现在的楼盘大多会聘请有实力的销售公司进行专业化运作,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以上种种成本摊到具体房价上,房子想不贵都难,而房地产商辛苦建起来的房子,肯定又想赚取一笔不菲的利润,这些林林总总的成本与各方面要得到利润加到一起,只能通过提高房屋最终销售价格来实现。

这还不算一些各种环节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支出,这里不做讨论。

综上所述,你说房地产水到底有多深?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深到你我他都跳脱不出就对了。

2025-01-08 03:02:55
赞 6397踩 0

全部回答(2)

房地产与其他行业一样,若不是本行业,则隔行如隔山;项目现场的销售人员一般是低薪+佣金,一般佣金不超过销售额的0.5%,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销售人员赚钱手段也有其它方式,比如赚差价(自己先认购再加价转售);或者,当处于一房难求的卖方市场情况下(地产行情火爆期),通过关系拿到不等数量的房源指标,当客户购房意向极为强烈时(房源备案预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客户购买意向极为强烈并愿意加价购买),某些销售人员就可能通过非法手段收取不等额度的茶水费。

个人拙见,仅供参与!

2025-01-08 03:02:55
赞 999踩 0

不管水有多深,该买的还是得买。

房企渠道销售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面对的问题,房企自身也同样面对这样的困扰。

渠道费用过高,购房客户被收茶位费。这是需要内外部监管机制一并努力才可能有机会遏制,房地产销售很多时候就是赚一把上岸的问题。

2025-01-08 03:02:55
赞 7411踩 0

我是苏州小楼!从事5年的房产销售,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关于房第房地水有多深?这个问题很简单!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开发商卖房子,一般都和电商平台合作,电商就是房产中介和开发商的中间人(也是中介)!房产中介有买开发商楼盘的客户,一般会推荐给电商,电商平台在报备给开发商。这就行成了一条商业链!从这个渠道获得成交的客户,开放商都会支付佣金给电商,电商把这个佣金在付给中介公司。因为电商给开发商创造了价值,减少了大量的广告人员的成本!所以有些不太好卖的楼盘佣金比较高!

至于你说的茶水费是中介公司为了成交客户把电商给的佣金返给了你一部分,正常情况是返给你亲情的。因为现在中介公司竞争激烈,很可能被别的中介成交,返佣是没办的办法,或是对一些老客户的返点!如果客户自己去售楼处买房,就和中介公司没半点关系!更没任何的佣金!

最后提醒大家佣金返点越高的楼盘,性价比都不高,开发商特别好卖的房子一般都不和电商,中介公司合作,就算合作佣金也极低!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5-01-08 03:02:55
赞 147踩 0

“两万元茶水钱”,是房地产销售处于困境时,水浅鱼现的饥渴型销售模式。

前提是,受大气候或地域性影响,该楼盘销售严重滞缓。开发商资金流告急,难以维持后续建设,从而与营销公司达成急于回笼资金的优厚营销利润空间。

也就是说,开发商给营销公司大幅度让利,营销公司拿出优厚的营销资金,全方位“撒鱼食”吸引客户,企图激活楼盘,以确保其楼盘资金链不至于断裂。

而对于开发商和营销公司来说,都不会也不可能做“无利的惠民政策”,只是在急于回笼资金的前提下,加大不到1%的“鱼饵钱”,以广泛的吸引鱼群,诱鱼上钩而已。

即使如此,房地产的利润依然深不见底。因为自商品房起步至今,三十多年来,房地产已经成为所有行业最为盈利的一块巨大蛋糕,致使各行各业纷纷投资争抢。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就郑州而言,房地产一路高歌,房价从每平方几百元,到2008年几千元,再到10年闯破万元,2018年一年实现倍翻...

房地产如同蛋糕一样,利润在起步的50%以上,经过一次次的突变跃升,甚至达到高峰期的70%以上。难怪在其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纷纷涌入,房地产行业席卷大地、长期占领市场、风生水起。

在金钱万能的时期,房地产这块巨无霸蛋糕的高利润,成了无行业不争抢,有钱人“蜂涌群炒”的最大逐利资本“圣地”。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房地产巨头如蛟龙纵生,大鱼小鱼各获其利,万民炒房蔚然成风。房地产如同金字塔越堆越高,房地产巨头鲸吞全民财富,纷纷创造成百上千的亿万富翁。

时至今日,随着“住房不炒”、“严把严控”政策的逐步落地。房地产的利润空间,由深不见底,逐渐趋于平缓。

个别房地产巨头开始抛售转战,成千上万资金薄弱的房地产纷纷申请破产。然而,资金雄厚的房地产依然坚挺而勇往直前。

因为,伴随着严把严控的市场萎缩,房地产逐渐被少数实力犹在的房企所垄断。严把严控把控了房价、遏制了炒房,同时也延缓了刚需。但是,房价并没有像百姓想象中的大跌甚至腰斩。

况且,房地产又开始把成本随市场人为转化,施工企业自然承载了房地产跌落的利润空间。

大浪淘沙,房地产虽说是步入严寒,其实真正步入严寒的是施工企业。死去的房地产只是瘦死的骆驼,而存活的房地产,依然保存着稍逊于狂热期的高额盈利。

只是,在“住房不炒”、“严把严控”的当前,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一边收割着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大鱼吃小鱼,一边转嫁市场低迷的成本,致使施工企业真正进入严冬。

淘汰、把控、刚需、维稳和城市化发展趋势,房地产不可能再出现大涨大跌。但是,房地产的水,依然是很深的。

池塘死水干枯,大海波浪依旧。房地产水有多深?“两万元茶水钱”不言而喻...

2025-01-08 03:02:55
赞 849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