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什么典故

2025-01-08 12:42:29
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什么典故,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出处】《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释义】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三秋泛指时间很久【典故】指的是一位勤劳的姑娘,也就是那个小伙子所喜爱的人那个小伙子和他所爱的姑娘分开刚刚一天,他就感到无比的想念,似乎"三月(三秋、三岁)"没见面了,虽是夸张,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那度日如年的情思,本诗运用了回复的章法,就更加强了这情思的感染力。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现代成语中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句,源出于本诗。

2025-01-08 12:42:29
赞 4301踩 0

全部回答(2)

是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yīrìbùjiàn,rúgésānqiū[释义]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语出]《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近义]一日三秋[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2025-01-08 12:42:29
赞 6312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