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没齿难忘”出于《史记》。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楚怀王和贾生的母亲私通,贾生在王宫中磨掉了牙齿,才能不泄露机密。后来,贾生归国,楚怀王为了感谢他的忠诚,让他吃了几个磨掉牙齿的人的牙。从此“没齿难忘”成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这成语的含义是指重要的事情应该铭记于心,永不忘却,也有褒义的成分,赞扬了人们“义无反顾”、“知恩图报”等美好品质。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
1.拼音:méi chǐ nán wàng
2.近义词:念兹在兹;没齿不忘;铭心刻骨
3.反义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4.释义: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成语“没齿难忘”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原文是“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这里的“没齿”指的是老年人掉牙齿的意思,而不是没有牙齿。这个成语表达了老年人对于时间和记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