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成语:
1、形单影只
【拼音】xíng dān yǐng zhī
【解释】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例句】他虽在草原上单独放牧;却意识到自己是处在一个团结的集体中间;从没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形影相吊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解释】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郝。”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吊;不能写作“调”。
【例句】流落他乡;举目无亲;每日只好~了。
3、茕茕孑立
【拼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贬义。多与“形影相吊”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孑;不能读作“zǐ”。
【辨形】孑;不能写作“子”。
【例句】他没有亲人;~;十分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