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g jīng xù ruì,意思是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2、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拼音:ruì bù kě dāng)是一个成语,(锐:锋利。当:阻挡)指锋利的不可阻挡;用于形容来势威猛,不可抵挡。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五代史记·王峻传》:“峻屏左右谓守素日:“晋州城坚不可近,而刘是兵锐亦未可当。’”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锐不可当”。
锐/成语:
披坚执锐
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
锐不可当
藏锋敛锐
进锐退速
被坚执锐
精锐之师
蓄精养锐
齿少心锐
年壮气锐
齿少气锐
精锐之师
jīng ruì zhī shī
褒贬色彩:中性
结构:偏正
释义: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例句:
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参阅部队都是精锐之师。
引证:
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后汉书·铫期传》
双方都投入精锐之师,展开激烈争夺。
《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上)》
反义词:残兵败将、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