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三不四
【拼音】: bù sān bù sì
【解释】: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举例造句】: 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34打一个成语,例如:
不三不四 [ bù sān bù sì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再三再四 [ zài sān zài sì ]重复好几次。
朝四暮三 [ cháo sì mù sān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带三和四的成语有:
说三道四,颠三倒四,低三下四,丢三落四,不三不四,朝三暮四,张三李四,挑三拣四,推三阻四,三妻四妾……
34是介于三十到四十间的一个整数,34也不是数三,也不是数四,因此34猜一成语,应该是成语“不三不四”,这是一个贬义词,指不务正业或不正经之人。
不三不四。
34里面有3也有4但是不是3也不是4,所以我猜是不三不四这个成语。就像1可以猜为接二连三一样,也是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