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
详细解释:
发音fèn shì jí sú
释义
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
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例句
杜甫的不少诗篇是属于愤世嫉俗之作。
近义
愤时嫉俗避世绝俗忿世嫉俗众醉独醒
反义
安贫乐道随俗浮沉随遇而安随俗沉浮
憎恶的成语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释义: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例句:
有万的绝对公正、嫉恶如仇、见公共事一马当先,使得生宝感到互助组有这个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
近义:
疾恶如仇
形容憎恶词语很多,如恨之入骨,嫉恶如仇(对坏人坏事同对仇敌一样),宿怨深仇(极深的仇恨),嚼穿龈血(十分仇恨)深恶痛绝,人神共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