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迹静处
拼音:xī jì jìng chù
解释: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出处:《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1.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2.夜阑人静:夜已深,人们都安静下来了。形容深夜非常寂静。也作“夜深人静”。
3.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4.
形容安静的成语有很多,比如
1、悄无声息
2、噤若寒蝉
3、针落有声
4、万籁俱寂
5、噤若寒蝉
6、针落有声
7、鸦雀无声
8、万籁俱寂
万籁无声
拼音:wàn lài wú shēng
解释: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
出处: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与冷清。
示例:一更之后,万籁无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是成语:鸦雀无声,
释义
基本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比喻
比喻没有人敢开口讲话或众人缄口不言。
例句
班上本来吵成一片,但当老师一走进教室,全班同学立刻鸦雀无声。
他演得实在太精采了,观众席上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满堂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