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心平气和、修心养性、心无旁骛、虚怀若谷
成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拼音:dàn bó míng zhì, níng jìng zhì yuǎn
解释: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成语:心平气和
拼音:xīn píng qì hé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成语:修心养性
拼音:xiūxīnyǎngxìng
解释: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示例:我纵欲修心养性,那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冰心《寄小读者》)
成语:心无旁骛
拼音:xīn wú páng wù
解释: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成语:虚怀若谷
拼音:xū huái ruò gǔ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表示想要静心的四字成语有:
沉声静气。安闲自在。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安心自得。从容自若。
安闲自得。平心静气,
从容自如。淡泊名利,
安安静静。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心如止水
忧心忡忡,心事重重
面不改色,无忧无虑。
看破红尘,政通人和。
无牵无挂。坐怀不乱。
沉心静气,孤陋寡言。
恭默守静、古井不波、沉声静气可表示想要静心。
解释:
1、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2、古井不波: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
3、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