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字旁的字:痐、疺、疖、疠、瘶、瘫、瘴、痉、瘗、癍、瘜、痶、疤、病、瘦、疮、疼、疲、疯、疫、痛、瘸、痕、疚、症、疾。
2、疒(拼音:nè),非通用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人生病躺在床上的样子,一说像人有病痛而倚靠休养的样子。甲骨卜辞中的“疒”一般用于称呼某些疾病。现代的“疒”常作为偏旁,用作一些汉字的部件。疒”亦为“病”的二简字。
3、“疒”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15。以“疒”为意符的字大多与疾病有关,如:疫、疟、痨、痴等等。
可以读疴: kē
长久而严重的病。
组词:沉疴
疴[kē]
汉语汉字
疴(痾):古同 “屙(ē)” ,都是重病的意思。
中文名
疴
拼音
kē
注音
ㄎㄜ
部首
疒
总笔画
10
基本解释
疴
kē
病:沉疴(重病)。染疴。养疴。
病字旁,也叫病字框是疒字,这个字的读音是疒ne四声,这个字是个独体字,其一般是作为偏旁部首和其它字组成病名,其一共有五画,这个字的释义是非通用汉字,其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犹如人生病躺在床上的样子,2、倚,靠着,3、指病,组词有疒疒,疒椅,疒床等,
念疴【ke1声】。
疴,汉语汉字,拼音读作ke,左上包围结构,部首疒,总笔画为10,五行属木。新华字典释义:疾病。组词:微疴。
详细解释,疴ke:名词。
1、(形声。从疒(chuang),表示与疾病有关,可声。本义:疾病)同本义。疴,病也。一一《说文》。时即有口疴。一一《洪范·五行传》。又如:疴疾(又叫疴羔。疾病);疴痒(疾病痛痒);沉疴(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