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诏读音:zhào,释义: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2、诏祝[zhào zhù] 祷告。
3、青诏[qīng zhào] 即诏书。
4、诏凤[zhào fèng] 即凤诏。诏书。
5、纶诏[lún zhào] 即诏书。
6、迁诏[qiān zhào] 迁徙之诏令。
诏 拼音:zhào 释义: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53251
“诏”,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ào,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兼形声字。“诏”的基本含义为告诉,告诫,如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引申含义为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如诏书、诏令。
在日常使用中,“诏”也常做动词,表示征召,如诏期。
诏[ zhào ]
1.告诉。
2.诏书,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2.同本义 。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多用于上告下
诏,告也。——《说文新附》
3.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庄子·盗跖》
4.皇帝下达命令
诏使儒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5.征召
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管子》
又如:诏期(征召的日期)
6.召见
诏伊尹于 亳( bó)郊兮。——《后汉书·冯衍传》
7.宣扬
未可明诏大号。——龚自珍《病梅馆记》
〈名〉
1.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
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