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字的部首是鼻,拼音bí。
二、释义: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儿。门~儿。
3、创始:~祖。 三、字源解说: “自”是“鼻”的本字。自,甲骨文像鼻子。当“自”的“鼻子”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像蛇信,感觉器官),表示“鼻”的嗅觉功能。 造字本义:人的脸部中央突出的呼吸器官。古鈢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像蛇信形状的写成不知所云的。籀文像正在呼气的鼻子。篆文将古鈢字形中的写成。 文言版《说文解字》:鼻,引气自也。从自。凡鼻之属皆从鼻。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鼻,从吸气。字形采用“自、”会义。所有与鼻相关的字,都采用“鼻”作边旁。
部首:鼻
释义:〈名〉
(1) (会意。从自,从畀( 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字偏旁部首就是“鼻”,鼻本身是二一四部首之一。基本释义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鼻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鼻儿。门鼻儿。
鼻读作bí,偏旁是它本身:鼻
有关词语:
鼻龙 [ bí lóng ]方言。鼻涕。
鼻观 [ bí guān ]鼻孔,也指嗅觉。
抓牛鼻子 [ zhuā niú bí zi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鼻隧 [ bí suì ]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
鼻眼 [ bí yǎn ]鼻孔。
鼻山 [ bí shān ]鼻亭山。
鼻赤 [ bí chì ]犹鼻皶。
鼻字偏旁部首是:鼻部
“鼻”,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í,最早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鼻”的基本含义为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如鼻子、鼻窦。引申含义为创始,开端,如鼻祖。
在日常使用中,“鼻”也常做名词,表示初始,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