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框加一个若是“匿”字。
匿nì(动)隐藏;不让人知道:匿伏|匿名|匿影藏形。匿,最早见于金文,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为隐藏,躲藏。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匿”字。古籍释义说文解字亡也。从匸若声。读如羊驺箠。女力切。说文解字注亡也。广韵曰:藏也。微也。亡也。阴奸也。从匸若声。此取双声为形声也。读若羊驺。此有譌夺。当云读若羊之。金部曰:者,羊耑铁也。说详金部。读若至。至古音同质。匿读若,卽读若质也。古亦读尼质切。在十二部。不在一部也。今音乃女力切。
一个方框加一个若是匿字,读作:nì。
部首:匚
笔画:10
五行:木
繁体:匿
五笔:AADK
笔顺:横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竖折/竖弯
基本释义
匿:nì
隐藏,不让人知道。
详细释义
匿:nì
〈动〉
1.形声。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2.同本义。
3.又。
4.隐瞒。
5.〈形〉 假借为慝。恶,坏。
〈副〉
暗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