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为: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
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出自郭沫若的《咏乾陵》,描述的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功过自有后人评”为后人所述,意思是是功是过自有后人评论。 原句的意思是: 一千年的公案翻动云雨,几百顷的良田变成了土田。无字碑上写满了字,谁还能认得出原来的文字。 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头镌字满”是郭沫若写的。
郭沫若《咏乾陵》云:“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这是老郭赞武则天,帮她的翻案的。“功过自有后人评”,应该是一句俗语,不是诗。因为平仄不协调,这样的句子一般不会出现在古诗中(当然不排除现代人不懂格律会这么写,古人一般不会)。即使有,也应该写成“是非功过任人评”这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