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之父是科罗列夫科罗列夫简介:从小就是一个航天迷,喜欢高等数学,执着于滑翔机,但家境条件不允许,在经过了一番的苦难之后,虽然被基辅工学院机械系录取,学费却成了他的苦恼,为此也只能打零工,但也正是一份艰难的日子让他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被评选空气动力学工程师。
后来科罗列夫参加了苏联的火箭发动机研究,成功发射了第一枚18公斤的液体燃料火箭,这也是苏联在航天事业的第一步。被任命成了苏联弹道式导弹总设计师。于是在科罗列夫领导的小组下,成功发射了R-1、R-2、R-3等近程、中程、远程和战术导弹,此后又在1957年8月发射了首枚洲际弹道导弹R-7,1957年又成功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可以来说这个科罗列夫是苏联的“两弹一星功勋”。
卫星之父是科罗列夫,中国卫星之父是孙家栋。
1967年,中国组建了中国空间站技术研究院,孙家栋被钱学森亲点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准确的说,第一颗卫星的发明者是前苏联的火箭专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是前苏联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美国与苏联太空竞赛时火箭工程师与设计师领导。
即便他是位飞行器工程师,科罗廖夫众多优点里最被人称道是他能集成各样科技设计、组织化及战略应用。
是孙家栋。
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
卫星之父是科罗寥夫
1957年10月4日,科罗寥夫大胆决策,采用捆绑式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湛蓝的天空,从此开创了人造卫星的太空时代。这颗人造卫星名叫人造地球卫星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