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
“和”曰:“相应也,从口禾声。”和的词义是“相应”,即宇宙中的应和法则;词的来源是口与禾。从甲骨文看,最先是禾。“禾”主要有两型。一是,呈一株粟的根、茎、叶、穗全貌,
二是,在全貌的基础上还把最后的结果穗突显了出来。禾用为庄稼总名,南方之稻和北方之黍都包括在其中。
口加禾是“囷”,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qūn,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囷”的基本含义为古代一种圆形谷仓,如“而囷鹿空虚。”;引申含义为样子像囷仓的事物。在日常使用中,“囷”也常做动词,表示积聚,聚拢,如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