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治)抑武(官)。
宋朝官制,在北宋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虽然,宰相职权,已作分解,但是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宰相一直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这一点是很奇怪的。这个原因,要从宋真宗赵恒开始说起。在他执政的时候,宰相的权力逐渐地变大。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宰相对他有恩。他能够成功上位,和当时的宰相吕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吕端从中帮助,那么他就当不成皇帝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本身的原因。他在执政前期,什么也不懂。因为他一直没有过做皇帝的心思,如果不是他的两个哥哥相继出事,那么皇位绝对到不了他头上。所以他在亲政的前期,必须要有人来帮助他。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师,也是被后世评为“圣相”的李沆。但是也正是因为李沆是宋真宗的老师,所以真宗为了感谢他的老师对他的帮助和教导,所以他下了一个命令。那就是不论什么国家大事,都要先交给宰相过目。所以在真宗朝的时候,宰相的权力开始逐渐的变大。在那个“孝”字为天的时代,宰相成为了皇帝的恩人和老师,那么皇帝就低了一辈。所以从真宗朝开始,宋朝的宰相的权力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他才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