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冷门。
仿生科学与工程,是2019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0215T,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仿生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仿生学、机械学、材料学、生物学基本理论及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具备仿生装备设计与制造、仿生材料开发、仿生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生物学基础、仿生学基础、仿生机械设计、仿生材料学基础、仿生制造基础、仿生健康工程导论等。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的仿生、材料、机械、生物等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智能制造、仿生机器人、大健康、新能源、军事国防等我国未来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与企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推广应用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一般,不热也不冷。
仿生学是21世纪新兴交叉学科,其创新思维与方法对相关学科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发展情形下,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据相关数据显示,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00人以下,就业率处于中高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