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拼音[háng][héng]
部首
总笔画
10
一丨ノ丶ノノ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桁是形声字,汉语汉字,拼音是háng 、héng,木为形,行为声。桁是梁上或门框、窗框等上的横木,引申泛指横木。
桁(héng)
〖名〗梁上或门框、窗框等上的横木,又叫“檩” [purlin]
屋桁,屋横木也。——《玉篇》
桁梧复叠,势合形离。——三国·何晏《景福殿赋》。注:桁,梁上所施也。桁与衡同。梧,柱也,音悟。
又如:桁架
桁(háng)
〈文〉〖名〗古代用于加在囚犯颈部的一种木刑具[a big wooden collar]
《隋书·刑法志》:“流罪已上加杻械,死罪者桁之。”
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天子曰:’左母太夫人板舆就养,闻事桁杨,声辄不乐’。”
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行是:桁
桁有两个读音:[ héng ] [ háng ]
部首:木 笔画:10 五行:木 五笔:STFH
基本解释
桁[héng]
檩 :~条。~架。
桁[háng]
1. 古代的一种刑具。
2. 衣架 :“还视~上无悬衣”。
拓展资料:
1,衣桁[ yī héng ]
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2,管桁[ guǎn héng ]
一种主要由钢管支承的 [桁] 桥
3,浮桁[ fú héng ]
并船而成的浮桥。
4,梓桁[ zǐ héng ]
梁上或门框、窗框等上的横木。
5,桁杨
[ háng yáng ]
古代用于套在囚犯脚或颈的一种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