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曲水曲周至县,原名盩厔县,1964年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附表》规定,盩厔改为周至。
盩厔县初置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书·地理志》“右扶风”下有“盩厔”,班固自注云:“有长杨宫,有射熊馆。”并未涉及盩厔之名义。直到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载:“盩厔县,汉旧县,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这一解释似乎反映了盩厔县域具有山环水绕的自然地理景观。暂不论其对与错,李吉甫的这一观点对后世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陕西的西部地区,有一个地方叫做周至县,它的原名是“盩厔”(zhōu zhì )。说起“周至”这个名字,这是在1964年才进行更改的,这个地方原名叫做“盩厔”,至于改名的原因,大家也不难看出,是因为“盩厔”这两个字太多生僻,所以才使用了它的两个同音字“周至”,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周至原名叫盩厔,因为这两个字太难写,后来国务院改名叫周至,在古文中,山环日盩,水曲曰厔,山环水绕,是为盩厔,也就是说这个地名因有山有水而得名的。周至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西安,西接宝鸡,南连汉中,北通杨陵,310国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周至古称为“盩厔”,是西安市管辖的一个下属县。“盩厔”这个名称,用了2000多年,是陕西省最悠久的县名之一,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但是由于县名太过难写,在1964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附表》的规定,将盩厔县将县名改为“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