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
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但因各个朝代不同有不同的称谓,如: 殿魁(廷魁、大魁):宋代状元的常见别称还有“殿魁”、“廷魁”或“大魁”。龙头(龙首):这也是宋人对状元的别称。柳永参加进士考试被黜落,填词发牢骚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敕头:据洪皓《松漠纪闻续》记载,金代大比之年秋季,“尽集诸路举人于燕,名曰会试,凡六人取一,榜首曰敕头,亦曰状元。”。
殿元。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此词出自《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探听得试院开榜了,却是别人做了状元,别人做了榜眼,别人做了探花郎。”《儒林外史第二回》:“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合称为三元。
状元,亦称“殿元”,即中国古代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获得者。状元及第,光宗耀祖,显亲扬名,为历代无数读书人的毕生追求,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