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字的后面可以组成成语的字有很多。
比如“鸿蒙初辟”“鸿鹄之志”等等(有兴趣可查成语词典)“鸿”这个字在汉字当中的本意是指“大雁”,但是延伸的意思基本上就只是指形容“大”并且是人们希望的那种“盛大(大而多)”比如说“鸿运当头”,就是指“大好的运气赈灾伴随你的四面八方”。唐代刘禹锡的著名文章《陋室铭》当中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个“鸿儒”就是季学文渊博有心胸开阔的大儒。而对于本意的应用似乎快要消失了,直接用大雁表达了。在成语或当中“鸿”甚至被代指“书信”,并且是“来自远方的书信”---来鸿。有一个成语其实最有意思,那就是“鸿雁传书”。这个成语里面的“鸿”已经不是指“雁”,而是“专指传送书信的雁”,“鸿”就成了“书信”的代称。这个成语的典故来自于《史记》当中的一段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扣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汉朝多次派使者要求匈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有人暗地告诉汉使苏武被扣押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鸿篇巨制、
鸿案相庄、
鸿鹄与鸡、
鸿稀鳞绝、
鸿毛泰山、
鸿飞冥冥、
鸿鶱凤立、
鸿衣羽裳、
鸿业远图、
鸿离鱼网、
鸿渐于干、
鸿均之世、
鸿隐凤伏、
鸿图华构、
鸿才大略、
鸿轩凤翥、
鸿消鲤息、
鸿飞霜降、
鸿毳沉舟、
鸿笔丽藻、
鸿鳦满纸、
鸿雁哀鸣、
鸿章钜字、
鸿渐之翼、
鸿鹄将至、
鸿俦鹤侣、
鸿商富贾、
鸿蒙初辟、
鸿鹄之志、
鸿案鹿车
鸿蒙问道
鸿雁传书、鸿蒙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