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上谈兵。
这是一个历史典故,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结果长平之战惨败于白起统领的秦军。
2. 草木皆兵。这也是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赢了。前秦天王苻坚带领残兵败将一路北撤,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看什么都像是敌军,吓破了胆。
3. 秣马厉兵。这个兵,是武器的意思,喂饱了马,磨快了刀枪,准备打仗。
4. 全民皆兵。这个在我国春秋战国之前或者古希腊城邦国家,小国寡民,是比较常见的。
5. 老弱残兵。老的,弱的,残疾的,这样的兵在评书里一般都派给不待见的人,或者是故意以此迷惑敌人,比如空城计。
6. 强将弱兵。强将手下无弱兵,但是也难免例外。
7. 富国强兵。全面发展,不能偏废。
8. 斩木为兵。这是历史典故,说的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当时全国的金属都被秦朝收走了,铸成了十二个“大金人”,防止老百姓造反。所以起义军“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拿着木棍和竹竿也要推翻暴秦统治。
9. 布阵排兵。一般说排兵布阵,也可以说布阵排兵。
10. 先礼后兵。这是中国人常用的,先“仁至义尽”,占领道德高地,然后不服再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