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 拼音:gēng 通“庚继续,连续:~续。
~韵(依照别人诗词的用韵做诗词)。【gēng】 赓 (1) 赓 gēng (2) (形声。从贝,庚声。本义:连续,继续) (3) 同本义[continue]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书·益稷》 见数人息耕于陇上,相赓而歌。——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4) 又如:赓扬(继续);赓载(相续而成);赓咏(相继咏和);赓衍(延续演变);赓飏(飞扬轻举连续而歌) (5) 酬应和 [respond]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饥。――宋·张耒·《张右史集·屋东》 (6) 又如:赓和(唱和;酬谢,赠答之意);赓歌(作歌唱和;连续不断的歌声,表示欢乐);赓酬(作诗相唱和、赠答)
没有广字头里面一个尹字下面一个贝字,最相近的是赓。赓的读音:gēng
汉字释义:
1. 继续,连续。
2. 抵偿,补偿。
3. 姓。
1、赓载谓相续而成。多用指诗词唱和。
2、长赓见“ 长庚 ”。
3、赓飏亦作“ 赓扬 ”。谓飞扬轻举连续而歌。
4、赓和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
5、赓响谓续有诗文创作。
guǎngyǐn bèi
贝,普通话读音为bèi。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贝”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海介虫也。“贝”字基本含义为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引申含义为用贝壳做的货币。
在现代汉语中,“贝”字多用作名词,如:贝壳,贝币。
尹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会意字。像一个人手持一根象征权力的权杖,右部为“又”,“又”就是手。其本义是指握有权杖,是管理民众的官职。西周金文的“尹”字与甲骨文相似。小篆的“尹”字中,权杖形已向下延伸。到了楷书就将权杖改为撇,将那表示手腕的部分缩短,写成了“尹”字。